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周其仁错了,低人力成本优势并不存在|财经新逻辑

2019/5/9 10:26:00

财经新逻辑NO.25

作者:邓新华

本期硬逻辑:1、人力成本低不是优势,效率的不断提升才是优势。2、中国人工资提高,并不会使人们的竞争力降低,需要担心的仅仅是那些抑制人们提升效率的因素。

著名经济学者周其仁教授最近在某基金的会议上发表演讲《突围记》,广为流传。周教授认为,中国开放以后,因为人力成本低,具有“成本领先”的优势,或者“穷就是竞争力”,这使得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向中国,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一些行业失去了优势,美国出现了“锈带”。现在中国人力成本也高起来了,印度、越南人力成本更低,它们学习中国的开放,中国“就被围住了”,要突围。

周教授给出的突围的方法,比如坚持开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等等,当然是对的。然而,这篇流传颇广的文章,在对经济学原理的运用上,却是错误的。错误的核心,是“低人力成本优势”。

“低人力成本优势”符合人们的直觉。直观地看,企业总是在寻找成本更低的地方,所以人们容易相信“低人力成本优势”成立。

然而,如果深入到经济逻辑中看,就会明白周教授这种说法是搞反了因果关系。实际上,恰恰是因为一个地方的人力没有竞争优势,才会工资低,而不是工资低了,于是有了优势。

一个地方的人力没有竞争优势,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劳动者由于知识、技能的不足,自身的效率不高,二是其他因素阻碍了劳动者发挥效率。举个例子,改革开放之前不准摆摊,后来允许摆摊,个体户收入远远超过一般人,这并非因为个体户的个人技能突然有了提高,而是因为阻碍他们发挥效率的因素被部分地去除了。

单看人力成本,并不能确定是不是优势,还得结合效率来看。周其仁教授也懂体制性交易成本对人的效率会起到抑制的作用,但低人力成本是效率被抑制的结果,既然效率被抑制,又何来“成本领先”的优势呢? 周教授是自相矛盾的。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外资企业为什么进来?表面上,它们是看中了中国的低人力成本,实际上,它们看中的是,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越来越改进,人力资源的效率有很大提高的空间。

周其仁教授为了说明他的观点,打了一个比方:“这个世界就是两个海平面,发达国家有资本、有技术,为什么一开放它们就哗哗哗地往中国来?因为边际报酬率不同,一个经济体拥有某一个要素越多,它的收益率就越低,要是落到这个要素相对稀缺的地方,回报率就高了。”

周教授的这个比方显然是和现实不符的。中国东、南部沿海和西、北部相比,可以说也是两个海平面。东、南部有资本、有技术,西部、北部人力资源价格低廉,西部、北部对东部、南部的资本是开放的,然而资本和技术并没有蜂拥向西部、北部,反倒是西部、北部的人越来越往东部、南部迁移。

当然,周教授也许会说,国际间人力流动受阻,所以只能资本流向人力成本低的地方。但是,如果一个地方不消除人们提升效率的体制性因素,它再怎么开放,人力再怎么低,也不会吸引到多少资本。改革、开放,缺一不可。单开放不改革,没多大效果。

当中国人的收入普遍提高之后,中国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是更强了,还是更弱了?很显然,是更强了。或者说,是因为人们的效率更高了、竞争力更强了,所以收入才普遍提高。

随着中国人收入的持续提高,外资也长达几十年不断涌入中国,这也证明了所谓的“低人力成本优势”是不成立的。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印度、越南以低成本“围”住中国,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因为在市场上,价格只是结果,对人力的定价必然是依据人力的效率而来的,高收入自有高效率,完全不必担心其他国家低人力成本的竞争。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也许更容易明白。如果你效率提高,工资也提高,你会担心效率不如你的人用低工资跟你竞争吗?

不是说不需要担心外资流失,但是,要明白,外资流失不是因为人力的价格上升。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抑制人们提高效率的各种因素增多,尤其是各种干预、管制。

诸如深圳这样的城市,人力收入很高,深圳人需要担心西部地区或者越南、印度的低工资竞争吗?完全不用担心。深圳只需要继续保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就肯定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更多的人力资源流到深圳。

美国就是一个好例子。美国人从19世纪以来长期的高收入,都没有影响到美国工业的竞争力。美国后来为什么出现“锈带”?不是因为美国工人工资太高了,而是因为各种管制、干预越增越多,使得美国工人效率提升的空间太小。比如工会、劳动合同管制、高税收、凯恩斯主义等等。

实际上,中国工人收入的提高,本应使美国工人收入更高,因为分工范围越广、合作伙伴越多,人们的效率就越高,原来效率就很高的,也可以效率升级。美国出现“锈带”,不是因为全球分工、低成本国家竞争造成的,而是美国经济自身失去调整的灵活性造成的。

如本文开头所说,周其仁教授也是赞同减少体制性交易费用的,大方向没问题。但是周教授说“这40年来我们只学会了一个成本优势”,是完全看错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优势,从来就不是什么人力“成本领先”的优势,而是人力效率不断提升的优势。关键在于,中国要明白自己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才能继续维持这个优势。

周其仁教授还讲了用创新来突围。实际上,企业自身的创新动力非常强劲,不需要外人来督促。不仅经济不好时企业会努力创新,经济好时,企业同样会努力创新。创新就是企业的天性,而不仅仅是“突围”的需要。但是,创新需要良好的市场经济的环境,而这需要多方努力,不仅仅是企业的事。

财经新逻辑:用坚实的经济逻辑解释真实的世界。中国经济的美好未来建立在每一个网友的理性选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