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4-5月迎政策窗口期 逆周期调节或加码

2019/5/14 9:48:00

时代周报记者 谢洋 发自广州

5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通胀数据。数据显示,CPI同比回升至2.5%,环比上涨0.1%;PPI同比回升至0.9%,环比上涨0.3%,涨幅较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

令人意外的是,央行亦在同日公布了4月份多项金融数据。数据显示,4月新增贷款1.02万亿元,较上月减少6700亿元;社融增量1.36万亿元,环比几近腰斩,同比少增4161亿元;两者均处于2018年以来较低水平。M2同比增长8.5%,前值8.6%; M1同比增长2.9%,前值4.6%。

事实上,4月份债市的多空博弈、信贷投放节奏的调整、通胀预期的抬头以及季节性因素等,都打破了金融市场的平静。央行货政司司长孙国峰在4月份数据解读中表示:“总的来说货币信贷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不存在4月份货币信贷增速下滑的问题,稳健货币政策是松紧适度的。”

4月12日,央行在今年第一季度例会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诸多分析机构认为,随着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超出预期,货币政策也暂时进入观察期。

步入5月份,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处于观察期的货币政策影响几何?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M2增速正逐步向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的目标靠拢,“我认为M2增速保持在8.5%─9%的区间是比较合理的,也不属于大水漫灌。未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体现灵活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社融下滑受季节性影响

首先来看国内宏观经济指标。翘尾因素和食品价格助推了4月份CPI同比涨幅的扩大。

处于上行周期的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显著扩大到14.4%,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而3月份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1%,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7.4%,影响CPI上涨约0.43个百分点。

从翘尾因素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4月份2.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

从通胀预期上看,猪价仍然是市场最关注的焦点。今年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指出,据专家初步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创历史新高。

此外,央行数据显示,4月份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增加109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6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短期贷款减少141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823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874亿元。从贷款结构上分析,4月份企业贷款少于住户部门贷款,徐洪才认为,住户部门贷款和非金融企业贷款接近平分秋色更为健康。

国盛证券固收团队则指出,从企业存款数据来看,企业存款由3月份大增19228亿元逆转为4月份减少1738亿元,主要原因在于4月企业新增贷款较少,说明宽信用的实际效果存在反复,政策微调时,银行可能优先削减企业贷款,而并未削减居民贷款。M1同比增速的反复,指向经济企稳的信用基础还不稳固。

总体而言,4月份信贷、社融等数据与“远超市场预期”的3月份相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M1增速下降至2.9%,指向企业活期存款增长放缓。对此,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张文红指出,从社融的回落来看,主要受季节性影响,以及今年信贷投放的节奏跟去年不同有关。

逆周期调节或加码

在企业经营活动方面,自3月份PPI环比由降转升后,4月份PPI亦延续了这一势头,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份上行。

其中,出厂端的能源产品及初级产品价格涨幅有所扩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上涨10.1%,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在需求端,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报认为,工业购进端和产出端价格都有上涨,表明工业需求和生产有所改善。由于出厂端价格涨幅高于购进端价格,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有利于实体经济运行。

徐洪才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除了上游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PPI涨幅的扩大与一季度以来投资的发力亦有关系。

“从数据上看,一季度的投资存在分化,房地产投资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制造业投资增速相比去年则明显回落,基建的反弹其实并不如预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唐建伟进一步指出,第二季度的基建增速有望回升,而受外部环境影响,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或面临一定压力,但增值税改革带来的利好,让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保持相对稳定,“所以我们判断整体投资可能略有上升,因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点之一就是稳基建”。

展望第二季度,经济将如何保持平稳运行?多位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调整,前瞻性和预判性尤为关键。

徐洪才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加力提效,推进减税降费、扩大投资的落地,在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的同时,要继续重点打通货币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同时,通过深化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开放来对冲外部环境的影响。”

“经过长久的情绪消化,外部环境对于市场预期的影响已经没有去年那么强烈,而央行5月6日的定向降准,也体现了货币政策一直以来精准滴灌的思路,”唐建伟表示,“但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亦不排除逆周期调节再加码的可能性。”

招商证券研报也认为,接下来货币政策或较前期克制状态有所放松。目前来看,资金利率在5月初大幅下降,同时5月仅14日有1560亿元MLF到期。4月金融数据的走弱一定程度上符合市场预期,叠加近期中美贸易摩擦、股市回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等因素,不排除后续央行可能采取结构性较宽松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