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社科院专家:美国加征关税“七伤拳”损人也害己

2019/5/15 9:54:00

日前,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此举单方面激化了中美经贸摩擦。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后,又企图对另外的3000多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将是“伤害美国自己的‘七伤拳’”。

针对美国官员所谓的“过去一年加征关税有效维护了美国利益”的说法,高凌云表示,美国向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税单不会寄往中国的消费者,也不会寄给中国的生产或出口企业,更不会寄往中国政府。按美国的海关税则,需要在一定期限内缴清关税税额的,是美国进口商或代理商。

那么,美国的进口商会支付吗?高凌云分析认为,短期内美国进口商有两个选择,第一是通过削减其他方面的成本,或者接受利润率下降,支付全部费用;第二则是向中国出口商要求折扣,以便他们部分冲抵额外加征的关税。而折扣的大小,一般取决于商品的供需弹性和出口商相对于进口商的市场地位。在具有一定的垄断力、产品的需求弹性又不大的情况下,中国出口商降价的幅度会非常小,承受的转嫁关税也会非常小。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国出口商都具有市场垄断力,也不是所有的商品需求弹性都比较小。

对中国出口商而言,现期的出口是3个月或更长时间以前就签了合同的,与之对应的投资,如购买原材料、雇用劳动力等早已开始。在短期内,这些都很难调整。而且,现找可以替代美国的市场也很困难。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关税,出口商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不得不接受进口商加大降价幅度的要求。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出口商具有更加丰富的选择。比如,在加征关税的新形势下,那些出口美国不盈利的企业,将减少对美国的出口、甚至退出美国市场,或者寻找其他目标市场,或者选择其他地方投资生产再出口美国。

中美经贸摩擦的发展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高凌云分析说,去年7月,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开始大范围加征关税,过了3个月,去年10月到12月,中国的贸易条件确实是下降的,而美国的贸易条件是上升的。这表明,短期内,部分中国出口企业不得不降低出口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出口商调整生产和投资决策,形势发生逆转,中国的贸易条件开始明显改善,而美国的贸易条件则逐步恶化。

中国出口商不再承受额外的关税了,美国的进口商咋办?此时,美国进口商通常的处置方法是将增加的关税作为成本,部分转嫁给购买进口商品的美国企业或零售商。其结果是,一方面,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零售商为了维持利润,又会将进口商转嫁来的部分额外成本,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进一步传导给消费者承担。对美国消费者而言,要么支付的更多,要么购买的产品更少,或者干脆放弃购买。美国近期的CPI和PPI变动,非常清楚地显示了这个趋势。

高凌云认为,美国政府的任性,最终是以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出高价,进而牺牲他们的福利为代价的。美国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比如,前白宫经济顾问柯恩在5月7日接受NPR采访时说:“如今收到的每一分关税,都来自于美国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纽约联储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合作的研究也认为,美国的商业和消费者在过去一整年“见证了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美国关税的成本几乎完全转嫁到了美国国内价格上,等于绝大部分关税都落到了美国国内消费者和进口商身上。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高凌云表示,希望美国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中国合理关切,相互尊重、权责共担,通过谈判来解决双方共同关切的问题,并共同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利益而努力。

作者:徐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