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事关程序化交易,证监会最新发声,加快推出五方面监管举措
界面新闻记者 | 龙力
7月10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程序化交易监管进展情况答记者问。
证监会表示,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出台程序化交易监管规定,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监管。今年5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明确了交易监管、风险防控、系统安全、高频交易特别规定等一系列监管安排。在《管理规定》的监管框架下,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制定《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于6月7日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持续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组织证券交易所研究制定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短时间大额成交等4类监控指标,于今年4月起开展试运行,并对频繁触发指标的程序化交易投资者进行督促提醒,促进规范其交易行为。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加强与香港方面会商沟通,研究推进北向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落地的方式和路径。
今年以来,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总体稳中有降,交易行为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截至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余个,年内下降超过20%,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行为在过去3个月下降近6成。
下一步,证监会将深入落实新“国九条”部署要求,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的原则,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快推出更多务实举措,进一步强化对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降低程序化交易的消极影响,切实维护市场交易公平。
一是指导证券交易所尽快出台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细化完善具体安排。同时,指导证券交易所评估完善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加强报告信息核查和现场检查力度。
二是指导证券交易所尽快公布和实施程序化异常交易监控标准,划定程序化交易监控“红线”,进一步推动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降频降速。
三是加强与香港方面沟通协调,抓紧制定发布北向资金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对北向投资者适用与境内投资者相同的监管标准。
四是明确高频量化交易差异化收费安排。根据申报数量、撤单率等指标,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以“增本”促“降速”。
五是持续强化交易行为监测监管,对利用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量化交易从事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依法从严打击、严肃查处。
近年来,程序化交易在A股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界面新闻注意到,今年4月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资本市场程序化交易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持股市值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重在5%左右,交易金额占比约29%。截至2023年底全市场报告程序化交易账户11.9万个,已实现“应报尽报”。高频交易账户数量总体不多,但交易金额较大,约占程序化交易额的60%。
上述负责人同时表示,程序化交易的市场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提高交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有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在一些时点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加大市场波动。部分机构过度频繁交易,快速报单撤单,交易短期化特征明显。
广州某私募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程序化交易的增多,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是大势所趋,很多海外成熟市场也都是这么做的。国内程序化交易起步较晚,监管体系还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事实上,最近一年多以来相关部门对于程序化交易的监管明显也更加严格了,出台了不少的新规,从长期来看,这些举措都将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
另外,相较于主观投资者来说,程序化交易在技术、信息和速度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优势,这也导致近年来很多主观投资者对于程序化交易普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认为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A股市场原有的生态。相关部门逐步出手规范程序化交易,能在很大程度上安抚这些投资者的情绪,提振大家对于A股市场的信心。
上海某头部量化私募相关人士也表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对于程序化交易的监管确实越来越严格了,公司也一直在积极学习相关的新规、配合相关的工作,相信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不过,也有投资者认为,虽然近期出台了不少的程序化交易新规,但是很多新规目前仍然没有正式施行,相关的要求也相对宽松,程序化交易依然有待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来进一步规范。